甘笋汁凤凰卷(美味的六朝瓦当)

生活主编 2024-11-25 00:30:06

可以吃的六朝“瓦当”,可以佩戴的“麒麟砖雕”,可以吃掉图钉、回形针和硬币的“饕餮”……这么多有趣的文创产品均来自于由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启动的首届文化创意衍生品设计大赛。昨天上午,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获奖作品颁奖暨作品展开幕式,“瓦当”、“麒麟砖雕”、“饕餮”均获得了本次大赛家居用品组、饰品设计组和办公用品组三个组别的金奖。另外一个服装设计组由于作品新意不足,所以金奖空缺。交汇点记者 程岚岚 文 秦怀珠 摄

家居用品组金奖

可以吃的六朝“瓦当”

跟真品同等大小

来自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3位大四学生周奕、李燕飞和陈娇,在老师的指导下合力完成了该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设计者之一的李燕飞告诉记者:“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做"能吃的瓦当",六朝瓦当很多直径是在10—15厘米之间,我们这次也采用一比一的比例,设计了8种不同纹样的饼干制作模具,希望拿着这些饼干吃的时候会被别人感觉是真的在吃瓦当,有点幽默的意思在这个作品里面。”

更贴心的是,设计套装中不仅有现成的八块瓦当饼干,还准备好了配套的八个饼干模具和3个配料包,并附以制作说明。制作原料和模具能帮助人们简单地完成饼干制作,使得吃货们在制作美味饼干的同时也能体味六朝文化、感受六朝工艺的超凡魅力。“我们饼干的材料包是按照曲奇的材料进行配比的。”另一位有过制作饼干经验的设计者陈娇说道。

其实,除了获得金奖的六朝瓦当饼干外,还有六朝瓦当纹饰的巧克力,也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了银奖。记者看到,这些巧克力被分为莲纹、人面纹、兽面纹三类,设计者是六朝博物馆的团队。六朝常务副馆长宋燕告诉记者,瓦当纹巧克力将力争在今年推出。“我们团队还有个想法,就是准备把瓦当制作成巧克力模子,将来供孩子们到博物馆来动手制作,把六朝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

此外,还有瓦当纹口罩、瓦当钥匙扣、瓦当泡茶器……毫不起眼的瓦当成了众多设计师们眼中的“明星”。

“六朝瓦当”饼干

饰品设计组金奖

大三学生两天两夜没睡觉

设计出“麒麟砖雕”首饰

"麒麟砖雕"首饰与蓝牙耳机的结合是我最初的设计构想。”同样获得本次大赛金奖的“洪福"麒"天”设计者,来自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林艳卿对记者说,最后考虑到这个设计构想最后的成品毕竟是一个电子产品,需要磨合的时间太长,而自己所剩时间不多,所以不得不放弃了。

让林艳卿没想到的是,最终自己加班加点设计完成的文创首饰“洪福"麒"天”同样得到了评委们的最高肯定。陪着一起从湖南来到南京领奖的林艳卿的母亲心疼地告诉记者,为了赶出这个设计,自己的女儿整整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主要是在用电脑建模上,遇到了些困难,请教了一些学长才在最后两天时间里赶出来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的“麒麟献瑞”和“福在眼前”砖雕给了林艳卿很大的设计灵感,特别是砖雕中的“麒麟”在她眼中一枝独秀,觉得特别漂亮。“而且我查了资料,麒麟在古代是非常祥瑞的神兽,在它的身上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麒麟送子等等。再加上砖雕也有镂空的工艺在上面,与首饰镂空的感觉非常相近,所以我就将砖雕美轮美奂的视觉感用镂空的工艺体现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结合麒麟献瑞的多种吉祥寓意,使首饰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将古代的艺术美感带入到现代。”

办公用品组金奖

吃掉图钉、回形针的“饕餮”

原来是办公用品

作为办公用品组金奖,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吸引力”系列则把瓦当变成了“张开大口的人”,只是这个“人”在记者眼中,更像是一只古书《山海经》中描述的神秘怪兽“饕餮”,人面羊身,古人在青铜器上往往喜欢用它作为纹饰,用以祭祀鬼神,或也有求佑福与祓(fú)除不祥。传说中,人们对饕餮最大的印象就是“贪吃”。

设计者之一、南华大学大三学生信鸽告诉记者,这套办公用品包括图钉、回形针和磁性收纳器。最令人叫绝的是,磁性收纳器可以将图钉、回形针吸附到自己的“肚子”里。“就好像一个张开大口的人露出一口锋利的牙齿。”这个特点,其实与饕餮贪吃的性格不谋而合。“这个磁性吸收器造型活泼,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设计,能增加与使用者的互动,让办公不再那么枯燥。”信鸽说。

记者在展览现场发现,信鸽和她的小伙伴们还以人面纹瓦当为原型,设计了有瓦当表情的手表。“手表上有两颗眼珠代表时针和分针,不同时刻眼珠的变化就能呈现出不同表情的瓦当。”信鸽对记者介绍道。如此生动有趣的“瓦当的"表"情”,将原本放在博物馆里冷冰冰的瓦当变成了可穿戴在人们身上的手表,增强了人们对博物馆文化的深刻追忆。“以后还可以在里面安装智能软件,直接给父母打电话。”

据南京市博物总馆文化产业部主任贺湘介绍,本次文创大赛于2015年8月21日启动,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的文创设计作品,使博物馆里的藏品真正地活起来,让观众参观展览的同时将“博物馆”带回家,珍藏一份博物馆文化记忆。截止2015年12月20日作品征集结束时,共征集到来自社会文创公司、北京、湖南等全国院校的作品共353件,本着“原创优先、实用为上”的原则,最终评定出27件获奖作品以及10件网络票选作品。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