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美食排行榜(秦皇岛美食地图)

生活主编 2024-05-04 01:45:15

没有一座城市的美食敢忽视市场的江湖地位。因为市场和美食,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市场,必然人多;人多,就得吃饭。逛街逛到饭点儿,找个对口味儿的熟识小店,二两烧酒,两盘小菜,解乏,解馋。

于是乎,市场周边,就注定成为美食聚集之地。不过,客源虽大,小店也多,竞争自然激烈。能在这鱼龙混杂的江湖里扬名立万、叱咤风云,自然要有两把刷子,经得住那风吹雨打。

市场的美食大多不是阳春白雪,但却接地气儿,口味儿家常,盘子大碗大,吸引一众拥趸,以至于你搬到哪儿,我追到哪儿。

在美食的江湖里,市场就像是蓝翔技校,培育出的选手不会穿西装扎领带,挥舞个大铲子,咔咔一顿挠,野路子,但好使。当然,有的选手后来告别挖掘机,卡上了金丝边眼镜,更让人徒生艳羡。

在很多城市,都有不少美食界的“扛把子”,发端于市场,得益于贩夫走卒、大爷大妈们不离不弃地追捧。

秦皇岛的市场,同样培育出不少人气老字号。比如八三市场的三九刀削面、凤来仙冷面、老太太馄饨,金三角市场的都市庄园,马坊市场的邢家汤馆,西港路市场的康力炸鸡架,红桥市场的包子王等等。这些店都开了20年以上,从苍蝇馆子发迹,占了细分市场的山头,甚至自成流派,影响整个圈子。

首先要提的,是八三市场。

为什么第一个要提它,因为它确实很神奇。一条几百米长的小斜街,竟然走出了三个老字号,堪称蓝翔技校里的黄埔军校。

三九、凤来仙、老太太,当年三家店相隔不足百米,生意个个火爆,堪称八三市场“三巨头”,现在都成了各自圈子里的“扛把子”。

刚上班时,单位离八三市场很近,这几家店都慕名去过。三九刀削面,感觉永远是人多,面条爽滑劲道,西红柿猪肉汤底酸咸鲜香。当年小菜两块钱一盘,自己随便夹,能堆成十三层宝塔,算你本事。

说实话,一开始对三九刀削面并不太“感冒”,不喜欢这酱油汤子的颜色。时间长了,才爱上这口。喜欢早点儿去吃,因为这时候汤里的油多,香。吃的时候加点儿醋、辣椒,味道更足。

炒刀削也特别香。我有个哥们儿,总是喜欢去点盘炒刀削,再来个口杯,滋儿一口酒,秃噜一口面,滋润。

顺便说一句,吃面条一定得秃噜,要不然,不香。

后来,有些据说是在三九刀削面干过的学徒也出来开了小店,同样的西红柿猪肉汤底,生意也都不错。

前几年去了山西大同、太原,却找不到像三九那样西红柿猪肉汤底的刀削面。问了几个当地人,也不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流派。

管它哪个流派,好吃就是硬道理!而且相比于传统的山西刀削面,我觉得有了西红柿,更加酸爽解腻。

作为一个东北人,当然从小就爱吃冷面。凤来仙大冷面属于鸡西冷面的流派,与延边正宗的朝鲜风味儿略有区别。延边的冷面在我心中始终是“南波万”,牛肉熬底汤、熬酱油,口感更鲜更柔和。出了延边,其他地方都要逊色。

当然,这是个人感觉,不喜勿喷。

相比之下,鸡西的冷面略酸、拌菜略甜,个人觉得不如延边正宗,但不影响凤来仙小岛冷面届霸主的地位,叱咤风云二三十年。

一到夏天,凤来仙生意天天火爆。一碗现压冷面、一盘拌菜是标配。拌菜沾满红油,香而不辣,格外诱人,我最喜欢吃的是豆腐泡。

老太太馄饨,我去得不多,因为本身不太愿意吃馄饨。但当年,老太太馄饨、老太太锅贴同样名气响当当,攒下多年不离不弃的粉丝群。

老太太馄饨现在的店离我家不远,前几天特意去了趟,点了招牌秘制馄饨,感觉“歪瑞固的”。汤底清鲜,没有我讨厌的浓重味精味儿。肉馅很香,不知用了什么秘方调制,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念念不忘的泉州阿肥发扁食。扁食,就是馄饨。

用来调味的辣椒油、胡椒粉绝对够劲儿,显示出老板舍得用真材实料。这点我事先估计不足,辣得直吸溜。

虽然店后面的小区已经拆迁,少了附近居民客流的支撑,但老太太馄饨依然人气旺盛。看得出来,基本是钟爱多年的老顾客。朋友推荐说牛肉馅饼也非常好吃,可是一碗馄饨量就很大,只能下次再尝。

“吃了还想再去吃”,这是我能给一碗馄饨的最高评价。

现在,这三家店都换了地方。三九到了文化路马坊市场旁,凤来仙到了离八三市场不远的政廉街,老太太到了秦皇东大街交建里。有些地方还有它们的分店,不一一赘述。

第二个要说的,是金三角市场。

曾几何时,金三角市场片区就是秦皇岛的王府井,风头无两的商业中心。这样的商业中心,往往是美食老字号的根据地、发源地,但从金三角走出的,能够坚挺20年且枝繁叶茂的,我能记起来的,似乎只有都市庄园。

敲下黑板:从市场走出的美食老字号多是小吃,像都市庄园这样的家常菜馆不多见。而且不光是市场周边,纵观小岛鳞次栉比的家常菜馆,坚持这么多年且发展这么好的,恐怕没人能出都市庄园其右。

20多年前,一家叫都市庄园的小店开在金三角后身,主打东北菜、田园风。

口味儿好、菜量大,加上篱笆小院、苞米辣椒这在当时比较新奇的田园装修风格,饭店很快火了,一火就是20多年,至今仍是很多人聚餐的根据地。

都市庄园的少东家叫二宝,胖乎乎、笑眯眯的,他曾经在小岛名店孟公饺子城当厨师长,后来掌管都市庄园。小伙子脑袋活,爱折腾,引进了不少新菜系,开了好多家分店。很长时间内,都市庄园都雄霸着秦皇岛饭店外卖榜的榜首。

有意思的是,都市庄园一店二店三店都在秦皇小区紧挨着。我曾偶然听一家冷面馆老板念叨,就服都市庄园,三个店开一块儿,生意就是那么好。

我曾以为一个普通的家常菜馆没啥技术含量,但二宝说,饭店要是不创新,只有等死。比如他的店,每隔一段时间就换新菜。

能火这么多年,肯定不止换新菜这点事儿。具体还有啥原因,咱也不敢问。

还有一点是我比较佩服的,一个普通的菜馆,管理模式却挺先进。日常的经营,二宝都交给经理人,自己一般不咋去店里,说我去干啥啊,添乱。省出时间来,他就琢磨折腾点儿爱干的事。开发区红树湾附近的“碗蒸”,就是他新折腾出来的。

生命在于折腾。不折腾,浑身上下肚子疼。

大名鼎鼎的邢家汤馆发祥于马坊市场,至今老店还在市场东口对面。

秦皇岛人爱喝汤。市面上的汤馆,主要分骨头汤和羊杂汤。回顾小岛二十年骨头汤风云,邢家汤馆说自己是老二,估计老大位置就得空着。

记得刚来小岛时,不爱喝骨头汤,嫌肉少。那时邢家汤馆就在马坊市场东门一个小偏房里,从窗户卖汤,喝汤只能在路边。

上班后有段时间,每天早晨打完篮球,单位领导就请大家去邢家汤馆喝碗骨头汤。一来二去,就品出了好喝。

邢家汤馆的肉酥饼也很有名气。我哥去钓鱼时,常常买上几个带着。不过,我更喜欢它的发面烧饼。我曾经早晨4点去店里采访,看着烤箱里的烧饼一点点膨胀,滋滋冒着油花,恨不得马上咬一口。

邢家汤馆有一大批忠实顾客,不管刮风下雨,必到。总有人天不亮就去喝汤,因为头一锅的,味更浓。现在邢家汤馆开了不少家分店,堪称小岛汤界传奇。

要论现在小岛的美食街,光华路绝对算一个。小路不长,汇集了一万金、上官包、虾友汇、来子烧烤等名店,到了夜晚,人声鼎沸。

重点要说的,是紧邻红桥市场的上官包。它以前叫包子王,是我在小岛最喜欢的包子,从20多年前一直吃到现在。

包子是猪肉馅的,类似于灌汤包,咬下去满口汤汁,又香又鲜。刚上班时,和朋友们打完球,常常一身臭汗地赶到这里。剥好几瓣蒜,等着包子热气腾腾地出锅。

必须要等刚出锅的,因为这时候的包子汤汁最丰满。下手得快,要不很快就被别人抢光了。

小店里以前总贴着一张纸,写着每天几点去红桥市场买肉,请大家监督。好多年,包子都是1斤30个,再赠10个,性价比超高。

不管生意多好,老板也没开分店。这几年,他迷上了文玩。进店里第一张小桌,总摆着核桃、手串啥的。

每天卖卖包子,盘盘核桃,倒也悠哉。

其实小岛发祥于市场的美食老字号不只上面几个。只是篇幅有限,只能写本人最熟识的。

那么,西港路市场的康力炸鸡架、燕大市场的霞姐烤冷面,还有出身市场周边的老大烧烤、熙成烧烤、永厚昌汤馆……只能说声“骚瑞”了。

所谓美食,各有千秋,也各有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食标准。往雅了说,适口者珍;通俗点儿,哥们儿就好这口儿,你瞅啥!比方说我,这么多年,一直钟情于臭鸭蛋和臭咸鱼。

拉拉杂杂,挂一漏万。写下这些文字,只为给寻常巷陌的人间烟火,多一点儿舌尖上的记忆。

图文:孙文志

,
相关文章